长城网·长城原创
碳排放从1.1万吨减少到0,这是咋回事?原来,在雄安有一座占地108亩的园区,就是已经进入装饰装修阶段的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如果按照现行的国标计算,它一年的碳排放大概有1.1万吨,相当于约4583辆燃油车的年碳排放量。不过这座园区却将碳排放从1.1万吨减到了0,成为名副其实的零碳园区,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咱们先到园区地下一层一探究竟。看,这3台10吨重的灰色“大块头”就是实现零碳的奥秘之一,它们是地源热泵机组,也是整个地源热泵系统的“心脏”。
咱们现在大量使用的空调,它的制热原理其实是把室外的空气引到室内,再通过加热器将空气加热到设定的温度后向外送风。而这个地源热泵则是靠提取地下土壤的热量来进行热源交换,冬天跟土壤“借”热向园区供暖,夏天再把室内的热量送回到地下,最终让室内温度控制在20—26摄氏度。别看这个小小的改变,在同等条件下,地源热泵空调比传统空调可以实现40%以上的降碳,既环保又省钱。
除了地源热泵,在这座园区,屋顶光伏、玻璃幕墙、光储直柔、智慧运维……16项主被动技术组合,让园区拥有了“绿色核心”,在零碳的路上加速奔跑。
向天地“借能源”,这样的绿色建筑在雄安还有很多。“会发电”的火车站,既有内涵又有颜值的变电站、垃圾处理厂……7年多来,雄安树立起绿色城市的典范,提供了一个个可以推广的零碳样本。
文 案:许艳艳
配 音:康紫祎
后 期:戴璐繁
海 报:戴璐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