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长城原创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 | 李佃贵:从医60载,以浊毒理论守护患者
来源: 长城网  靳晓丹
2025-10-17 16:56:22
分享:

0e3772fb22786737a7c95193964fa6d4.png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靳晓丹

  早晨7点的河北省中医院,候诊区早已坐满从各地赶来的患者。李佃贵的诊室门口,一位江苏老农攥着病历本念叨:“挂不上号我也要等,李大夫总会给我们加号。”

  年过七旬的李佃贵,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仍坚持每周坐诊四天,一天看诊近百人。从青年到白发,他带着这颗“急患者之所急”的心,在临床一线坚守了整整60年。

1760428158022006989.jpg

  李佃贵(左)为患者看诊。

  “患者多住一天旅馆就是负担,咱们加个班算什么?”这是李佃贵常说的话。行医第一天,他就立下“开良心药,做贴心人”的誓言。如今仍会俯下身听老人慢慢讲病情,不厌其烦嘱咐养生方法。患者们都说找他看病“心里踏实”,而他总把“感恩患者”挂在嘴边:“患者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要永远痛患者之所痛。”这份质朴的医者仁心,让他成为患者口中的“苍生大医”。

1760428240339064593.png

  李佃贵研究创新浊毒理论。

  在中医脾胃病领域,李佃贵的名字始终与浊毒理论紧密相连。他在医学经典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生存环境与心理状态,突破传统认知框架,提出“天之浊毒、地之浊毒、人之浊毒”新概念,构建“浊毒化”发病观、“化浊毒”治疗观与“净化人体内环境” 健康观,更创立“三清三调”治则及21种治法。

  这一理论彻底打破“胃癌前期病变不可逆转”的桎梏,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等疾病治疗中收效显著,更延伸应用到肝硬化、心脑血管病、妇科及皮肤科疾病领域,为无数患者带去生机。

1760428284206091877.png

  李佃贵荣获“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理论创新最终要落地惠民。李佃贵带领团队研制出“香连化浊颗粒”“康胃丸”“利胆化石丹”等10余种院内制剂,让科研成果直接惠及患者。他主持的课题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3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国家专利10余项;编写的《中医浊毒论》系列专著、50余部高校教材与学术著作,成为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结合的重要里程碑,让浊毒理论从临床中来、到实践中去。

1760428334815056941.png

  李佃贵边看诊边带教。

  “跟诊李教授,早上一定要吃饱,他一工作就是一上午,我们有的年轻人都跟不上。”学生口中的李佃贵,既是严师也是慈父。作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国医大师”与“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的专家,他收徒不分门派、地位与地域,培养出120余名硕、博士,其中不乏全国名中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行业领军者。他的诊室摆着三张桌子,每天穿梭其间轮流看诊,只为让更多学生近距离学习望闻问切。“我多跑几步不算什么,中医传承要靠年轻人。”他常教导学生 “强三气”——以志气扎根、骨气坚守、底气前行,做心系苍生的铁杆中医。

  诊室之外,李佃贵还是健康科普的“点灯人”。他的科普工作室当选“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批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牵头的“全国浊毒理论健康科普大讲堂”获评“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他个人也荣获“中医药科普特别人物”,让中医药防病保健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中医力量。

  从医60载,李佃贵以浊毒理论照亮医学前路,以仁心仁术温暖万千患者,这份坚守,正是医者仁心的最好注脚。

关键词
中医药,浊毒理论,脾胃,健康科普,苍生
责任编辑:靳晓丹
TOP